找到相关内容550篇,用时4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戒德降龙,饿鬼诉苦

    、口、。即使极微细的戒,也视同四重禁无异。因为神力不同。所以诸位尊者不能够把它赶走。”   祇夜多尊者驱龙之后,即和众弟子往北天竺,途中看见一只乌鸦,尊者向它仰视微笑,众弟子讶异地问道:“尊者...尽神通力,均无法将恶龙王驱出国境。有一位大威德的尊者,名叫祇夜多,他来到龙池边,向龙弹指说:“龙!你今出去,不得住此。”恶龙王随即离开,不敢停留。   二千位大阿罗汉非常惊讶,均问尊者说:“祇夜多...

    丹仁绒臬编

    |龙|持戒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000128709.html
  • 圣严法师答:佛教的根本教条

    清净┐    │       │    │      │    │       └不饮酒─┤离嗔恚─慈悲├─┘            │      │            └离邪见─正见...加深,并且要戒作恶也戒不去行善,现在列表如下:       ┌不杀生──离杀生─救生┐       │           │       │不偷盗──离偷盗─布施├─身┐       │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佛教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9591911537.html
  • 佛教的人生观

    前者是由于众生的共,后者是由于个人的别业。所谓业力,也就是过去行为的结果。我人有身、口、,这,可以为恶,亦可以为善。为恶者,意念上的贪欲、嗔恚、邪见;行为上的杀生、偷盗、邪淫;语言上的妄言、绮语、两舌、恶口。为善者,意念上的不净观、慈悲观、因缘观;行为上的放生、布施、净行;语言上的诚实语、质直语、柔软语、和诤语。而这些善恶之,也就在我人一念之间的差别。所以,如何净化我们的意识,创造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|人生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0/18385331240.html
  • 八正道的普世积极作用

    面对当今人类的精神危机、道德失落、生态平衡、恐怖主义等多种威胁,要化导社会、净化人心,只有八正道,才能使众生身、语、上得到净化和提升,而不落在空谈玄理,乃至落在法义、教义以及教派的纷争上,也才能...人与社会的关系亦同此理。所以,个人与自然、个人与社会、社会与自然者关系的核心,如何提高个人的修为,使之有利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,就必须回到本师释迦牟尼佛“八正道”的立场来。  我们对本师释迦牟尼佛的“...

    愿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04639337.html
  • 佛教徒讲求利益吗?

    不外乎八正道,它包括了我们的身、口、。其中,正见是正确的人生观念,正命则是指正当的谋生手段。   很多在家居士都乐意布施,无论是助印经书还是建寺院、塑佛像,都能慷慨解囊,但却不注意自己所从事的职业...邪淫、妄语等戒律所禁止的行为有关的职业都是不如法的,不属于正命的范畴,学佛者不应盲然从事。   佛教强调因果,人生的一切都离不开因缘果报。有句话叫做:"万般带不去,唯有随身",不管怎样积聚财富,到临终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80640637.html
  • 净宗特点

    ,不贪世间五欲,即兼修布施度;念到身、口、清净,诸恶不起,即兼修持戒度;念到人我双亡,无辱可忍,即兼修忍辱度;念到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,即兼修精进度;念到一心不乱,三昧功成,即兼修禅定度;念到悟明...圆瑛十九岁出家,始修禅宗八载,后研究教理及天台宗。三十一岁开座讲经,并学贤首。至三十六岁,阅永明寿祖、莲池大师著述,始信净宗为无上法门,由是禅净双修。至六十岁,乃专修净土,自号求堂主人,求福求慧...

    圆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43442508.html
  • 忏悔除罪——人间佛教经证

    众罪如霜露,慧日能消除,是故应至心,忏悔六情根。 ——《观普贤菩萨行法经》—— 一、罪性本空   古人云:「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身、口、无时不在造作罪业。身体所造...起狂乱,犹如痴猿猴,但当诵大乘,观法空无相,永尽一切恶,天耳闻十方。   、忏悔鼻:鼻根著诸香,随染起诸触,如此狂惑鼻,随染生诸尘,若诵大乘经,观法如实际,永离诸恶,后世不复生。   四、忏悔舌: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2445055.html
  • 净土宗二祖善导

    “起行”就是身、口、之行:身为是一心礼拜阿弥陀佛;口业是赞叹弥陀和一切众佛身相光明,净土庄严;意业是意念弥陀和一切众佛身相光明,净土庄严。“作”是按恭敬修、无余修、无间修、长时修“四修法”进行...先寺时,特地敕他督造从北魏以来所凿最为巨大的卢舍那佛石像。  平时,善导生活节俭,戒律精严,澡浴之外,不脱衣。在念佛上,他经常合掌胡跪,一心专注,心不旁驰,眼睛不看女人。有时一念就是几个小时,非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2545374.html
  • 智者大师般舟三昧的思想意义

    行法虽然各不相同,但是却有着圆通止观大行的共同之处。四种三昧心口的行法,从不同的方面来说是事观,从共同的方面来说是理观。理观就是十乘观法,因此十乘观法是四种三昧的共同的理观行法,不能实行这一理观的...因此修行般舟三昧,现见住立空中住佛,并不是般舟三昧自身的终极目标。然而不依禅则不生智,无禅智是空虚的。因此十乘观法的运用必须立足于四种三昧的一种。作为常行三昧来说应修所定的行法,见证诸佛,同时运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55754570.html
  • 佛欢喜日的由来及盂兰盆节的意义

    结夏九十日期的最后一天,僧众必须举行自恣法,即先自我检讨身、口、,在结夏期中是否犯过?次请他僧众举示对自己修行过程中,在见、闻、疑事上,是否有所犯?令于大众中自我反省及接受僧众的检举,以发露...佛欢喜日的由来及盂兰盆节的意义  农历七月十五日有名称:僧自恣日、佛欢喜日、盂兰盆节。  甲. 僧自恣日   一. 结夏安居与僧自恣日关系:  (1) 什么叫做结夏安居?   佛制每年四月十五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45055172.html